感受兩種不同加速!奧迪TT與TTS同門PK
有人說過生活的動力來自于對下一次驚喜的期盼。正當我枯坐在辦公桌前并以為新年前的最后一周都將在這種百無聊賴的狀態(tài)下度過,而驚喜適時地出現(xiàn)了。在電話的另一頭,一個柔美的聲音告訴我可以和一臺TTS硬頂跑車共度一周。雖然素未謀面,但這位奧迪的公關(guān)顯然對我的駕駛技術(shù)充滿信心。她沒有對測試的地點、里程和時速進行任何限制,這意味著絕不是一次圖有其表的駕乘體驗。雖然她還在耐心地交代提車的各種細節(jié),但我已經(jīng)無法繼續(xù)集中注意力了。各種各樣測試方案正在我的大腦里自動生成,但很快我就意識到這注定是一次屬于TTS的個人演出。

奧迪的確挑了一個好時候,因為它的主要對手們正好都處于各自保質(zhì)期的臨界點。Z4剛剛在底特律車展上展示完成了蛻變,但要測試新車恐怕還得等上一段時間;而和TTS一樣安裝了雙離合器變速箱的新款BOXSTER S也僅僅只是在幾天前剛剛在意大利召開了全球媒體試駕會;火辣的350Z則在前不久被更加火辣的370Z取代了,但是和GT-R的情況類似,恐怕我們得等上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在國內(nèi)見到它的身影。不過無論如何我必須給TTS尋找一個參照物,于是我?guī)е囂降目谖窃儐柺欠窨梢栽俳枰慌_擁有同樣發(fā)動機的非S版TT,對方一口應(yīng)允。

現(xiàn)在我有一臺硬頂版的TTS和一臺基本型的TT敞篷型號。接下去的工作就是為這個美人尋找一條合適她們胃口的漂亮公路。最初設(shè)想中的目的地是一個迷人的海島,那里擁有蔚藍的天空、迷人的景致和人煙非常稀少的蜿蜒山路,海島特有的清澈空氣還能允許我用長焦鏡頭拍攝一張壯觀遠景開片。但這個計劃卻在碼頭口岸擱淺了。兩位忠于職守的港口警官拒絕給這兩個沒有“身份證”的尤物開具通行證,我們想盡了各種辦法也沒能讓他倆改變主意。真見鬼,看來不得不動用B計劃。

這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折返北上,冒險通過穿越市中心地區(qū)的高架路段后再開上200多公里,那里有一個漂亮的大湖和一系列適合飆車的空曠道路。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根本沒有打攪查理的雅興,他已經(jīng)毫不客氣地霸占了TTS的駕駛席,示威似的在碼頭來了一個漂亮的手剎轉(zhuǎn)向后一頭沖出了大門。地上的灰塵被攪和得漫天飛舞,我根本看不清他的車速到底有多快,但根據(jù)漸行漸遠的排氣聲,我猜這家伙一定是把油門直接踹到了底盤外面。那么好吧,互相追逐似乎并不違背這次測試的本意,但讓查理占得先機依然讓我感到有那么點不痛快。

現(xiàn)在我正坐在基本型敞篷版的方向盤后面盡量往前趕,不過查理早就跑遠了,幸好他還沒有超出對講機能夠接收的范圍,我警告他如果不想打破雜志內(nèi)部的最短測試記錄,那么就必須在城市中心區(qū)域暫時停止看來我注定無法勝出的競速游戲。不一會兒,TTS那四條驕傲的銀色噴火管變得清晰可見,車速暫時降到了周圍車流的平均水平。同樣出于低調(diào)方面的考慮,我也沒有打開車篷。雖然我覺得合上車篷會讓敞篷版的外型看起來有點傻氣,但在最高氣溫只有攝氏1度的環(huán)境里強行這么趕很容易讓人覺得我才是這臺車里真正傻氣的部件。
雖然TTS才是這次測試的絕對主角,但我很快就發(fā)覺基礎(chǔ)型敞篷版同樣擁有迷人的個性?;A(chǔ)型意味著2.0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最大輸出只有200馬力(5100-6000轉(zhuǎn)/分)和280牛·米(1800-5000轉(zhuǎn)/分),另外基礎(chǔ)型還拋棄了招牌quattro四驅(qū)裝置,不過這也幫助這款入門敞篷跑車以80公斤的巨大優(yōu)勢在體重環(huán)節(jié)上壓倒了硬頂TTS。

就像所有這類功率并不富裕的輕巧小跑車一樣,這臺車跑起來所散發(fā)出的活力并不是冰冷的數(shù)據(jù)所能夠體現(xiàn)的。它的油門響應(yīng)極好,渦輪介入也非常及時。2500轉(zhuǎn)/分是發(fā)動機性格轉(zhuǎn)變的臨界點,一旦超過轉(zhuǎn)速指針就會像突然受到磁鐵吸引那樣迅速指向紅線。Stronic雙離合器變速箱表現(xiàn)得相當乖巧,在升檔時它顯得悄無聲息,將加速連接成一條連貫的直線;而降檔則是另外一番景象,通過右手的食指輕觸。
在普通型的身上,牽引力和抓地力達到了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一切都處于這精確完備的機械控制之下。不但ESP顯得毫無用武之地,甚至連ABS都顯得有點多余。如果你對牽引力的訴求從來都不包含對于任何潛在安全性的絲毫妥協(xié),那么基本型已經(jīng)足夠了。但是我并不是這種人。我渴望更多的動力、讓起步變得更加異乎尋常、讓加速變得更加讓人心有余悸。是的,我要TTS,還有適合盡情加速的空曠路面。

終于到達了高速公路的入口,所有人都長出了一口氣。同行的所有人都同意在領(lǐng)完卡后首先舒展一下已經(jīng)被壓迫了2個多小時的坐骨神經(jīng)。利用這個機會我成功地把查理變成了工作車的駕駛員,因為在那臺A6L的后備廂里存放著大量極端昂貴的攝影器材,而其中的一部分則是屬于他個人的私有財產(chǎn)。得意洋洋地鉆進了TTS的駕駛艙,我發(fā)覺雖然經(jīng)過了充分的熱身,但這臺車的怠速依然顯得有些不同尋常。在規(guī)律的噠噠聲里夾雜著一些不太容易被察覺的低喘,看來它和我一樣對靜止不動的狀態(tài)顯得有點不耐煩。

掛上D檔,然后推入手動模式,繃緊腿部神經(jīng)奮力將油門行程一下子用完,輪胎在瀝青表面上制造出了刺耳的噪音。從后視鏡里我看到我的同伴們都下意識地抬起了頭,然后他們從我的視野里突然消失了。我的腦袋一下子撞到了頭枕上,TTS沖了出去。“砰”的一聲,幾乎瞬間就掛上了2檔,發(fā)動機始終都保持著亢奮,在接近紅線時運動排氣管終于營造了一片類似鼓點兒的低沉噪音。
然后又是“砰”的一下,我跳上了三檔,再接著是四檔,我很想就這樣一直保持著全油門直到速度指針停在官方所宣稱的最高250公里/小時的刻度上,我很確信用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在離高速入口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這么做似乎有點太激進了。我剛剛隔著兩條車道超過了一臺重型集卡,它的速度看上去不會超過60公里/小時,而速度指針顯示我剛剛超過175公里/小時??磥砦冶仨毷找幌掠?,讓TTS先暫時收斂一下令人緊張的攻擊性。

反正我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這臺車的加速能力的確完全蓋過了那臺敞篷版。它們在加速時所表現(xiàn)出的巨大感官差異讓人很難相信這兩臺車所使用的發(fā)動機實際上擁有非常相似的基本結(jié)構(gòu)。一系列巧妙的工程改進讓TTS在同一臺2.0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上壓榨出了大量的額外功率。同時提升72馬力和70牛·米的最終結(jié)果絕對可以讓許多知名的改裝商顏面掃地。最終獲得的最大272馬力和350牛·米的輸出表現(xiàn)不但大幅拋離了普通型的TT,還幫助TTS成功地取代了原本擁有250馬力和320牛·米的3.2升V6型號成為家族的新動力旗艦。從紙面參數(shù)來看,無論是在性能還是環(huán)保方面,前者對后者都具有絕對壓倒性的優(yōu)勢,具體而言,TTS不但在0-100加速環(huán)節(jié)上勝出了0.5秒(5.2對5.7),而且在城市綜合油耗方面它也握有1.5升的巨大優(yōu)勢(7.9對9.4)。

不過筆直的高速公路并不是測試操控性能的理想場所。關(guān)于它的轉(zhuǎn)向表現(xiàn)是否能夠得到相應(yīng)的提升恐怕得在明天才能得出結(jié)論?,F(xiàn)在我們需要做的是盡情享受動力,盡可能快地到達目的地,在安頓之后爭取先完成一兩組拍攝。不過第一天似乎注定不會過得特別順利。但由于兩臺TT都沒有配備GPS,我們在離開高速公路后幾次迷失了方向,這耗費了我們大量的時間,結(jié)果一直到太陽落山前我們才剛剛找到一處令人感到滿意的拍攝場所。色溫正在迅速地改變,攝影師要求我打開車篷然后在這條空曠的直路上來回飛馳。我們配合默契,猛踩油門加速,然后是保持5秒的平穩(wěn),最后一次短而急促的剎車以一個精準的手剎掉頭作為結(jié)尾。兩部TT就這樣不斷地重復(fù)著這樣的流程。在極短的幾分鐘后,Jack就塞滿了兩張記憶卡。而我的收獲和他不相上下。我不但讓后輪散發(fā)出一陣陣讓人感到親切的焦臭味兒,還把自己的白背心染成了星星點點的碳黑色。天迅速地黑了下來。好吧,我需要的是一頓豐盛的美食、啤酒和至少6個小時的充足睡眠。
現(xiàn)在是第二天的早晨8點半,我正抱著一個湯碗拼命的往嘴里塞細軟的面條。在剛剛過去的兩個小時里,計劃中的大部分拍攝任務(wù)已經(jīng)宣告完成。Jack明顯松弛了下來。兩天來他第一次提出想親自駕駛一下他用大炮已經(jīng)整整瞄準了兩天的銀色尤物,我想也沒想就把敞篷車的鑰匙丟給了他。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TTS的轉(zhuǎn)向是否像它的加速一樣令人激動。而這次測試的高潮也將隨著我吸干碗里的最后一口湯后正式到來。我們將去到湖邊的丘陵地帶,那里有一段并不太長但極迷人的蜿蜒山路,這是一連串高低起伏的二、三檔彎角,中間還夾雜著一些足夠讓你偶爾挑戰(zhàn)三檔紅線的微彎直道。由于被這條山路連接的兩個小鎮(zhèn)子同時還被一條取道另一方向的一級國道所連接,所以取道這里的車輛并不多。當我們興沖沖地趕到那里的時候,那兒只有我們,當然還有兩臺被清洗得幾乎一塵不染的TT。
儀式化地將電磁懸掛設(shè)定在運動模式,開始攻城拔寨!在普通環(huán)境下顯得有點偏硬的懸掛終于在這里體現(xiàn)了它的價值,在通過三個彎道后TTS幾乎沒有發(fā)生一絲的搖晃。我的膽子逐步放大,車速也變得越來越快,很快我就走完了短短幾公里的路程。掉頭再來一遍,速度比前一次又有所增加。這臺車擁有極端蠻橫的抓地力,在這條只能并排容納兩臺車的山路上,我用心理所能承受的極限速度沖入彎心,卻根本沒有對由寬大的運動輪胎和四驅(qū)裝置所構(gòu)成的強大機械組合帶來任何實質(zhì)性的威脅。這多少讓我產(chǎn)生了一點挫折感。是我的速度不夠快嗎?但身后的敞篷版早就跟不上我的節(jié)奏了,每過三四個彎它就會拉得更遠一點兒,有的時候我甚至不得不放慢車速以確保身后的同伴不會因為過分投入的追趕而釀成一些險情。
名車志觀點
TTS比普通型號更寬更矮,動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些改變意味著它的著眼點在于速度。關(guān)于這一點,沒什么可抱怨的,性能表現(xiàn)令人印象深刻。但它的底盤顯然服用了過量鎮(zhèn)定劑,即使關(guān)掉了ESP,也很難讓它和你一起瘋狂起舞。對于那些自控能力并不怎么出色的人,這種設(shè)置意味著你不必為那些偶爾的出格舉動付出慘烈的代價。但如果你想找一個可以在彎里提供足夠反饋的舞伴,那么拋棄了四驅(qū)裝置并且便宜了一大截的普通型號反而更能夠令你滿足。而且它在速度上一點兒都不慢,完全能夠滿足。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