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半年后!中保研公布最新碰撞測試,且看同濟教授如何點評這一批考生
自6月19號的皓影事件發(fā)生以來,被質疑的中保研一度沉默了許久。正當我們以為中保研在2020年不會再有大動作的時候,中保研卻再度“復活”,一口氣發(fā)布了5款新車的碰撞成績。先前話題中心-本田皓影和已經(jīng)測試過一次的大眾帕薩特都在其中,還有哈弗H6、領克03和馬自達阿特茲等熱門車型,這份半年后的碰撞報告還真是不缺乏看點。
無疑中保研的最新一期碰撞測試已經(jīng)在網(wǎng)上掀起一股熱議,許多網(wǎng)友對此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解讀。但碰撞測試結果畢竟是一份需要高度專業(yè)性才能真正看明白的報告,為此,我們請來了同濟大學汽車學院的王宏雁教授,給廣大的消費者談談這一批中保研“考生”都有哪些值得炫耀的地方。
Q1:王教授,您好!前不久,中保研發(fā)布了最新一批的車型測試成績。從整體情況上來看,您如何評價?
A1:中保研測試的這五款車輛的C-IASI評審結果看,其中成績最好的是帕薩特,在車內乘員、車外行人和輔助安全三個項目上都取得了優(yōu)秀G的評價,在耐撞性與維修經(jīng)濟性項目上也獲得了良好A的評價,整體成績第一。
其他四款車型的表現(xiàn)也都可圈可點,所有車輛在車內乘員保護的項目中都沒有出現(xiàn)較差P,即不合格的評價。如果我們將此次測試結果與,與2019年中保研測試的7款車型(包括特斯拉Model3和別克君威)的結果做對比,會發(fā)現(xiàn)今年的新車在結構安全設計、安全技術配置以及經(jīng)濟性上都有明顯的改進與提升。
例如,在安全配置上,側氣簾配備率由2019年的59%提升到了86%;車內乘員安全指數(shù)獲得良好及以上的占比,從2019年的70%提升到2020年的100%。
從測試結果上來看,新一批車型的成績相比去年的車型車輛安全性都有大幅度提升,證明了中保研C-IASI作為第三方碰撞測試機構對推動國內汽車安全的進步有積極作用。同時,也在另外一方面證明了中保研C-IASI的碰撞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被測車型的安全性,無論對于消費者還是主機廠家來說,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Q2:實際上,消費者的確對中保研C-IASI的碰撞成績還是比較認可的,但是有一個現(xiàn)象值得討論下。很多消費者只關注“正面25%小偏置碰撞”或者車內乘員項目,單項成績就默認成了整車成績,這種看法是否有點以偏概全?
A2:“正面25%小偏置碰撞”只是車輛安全測試中的一個典型工況,車輛在實際行駛時會碰到很多種不同的工況。我國的安全碰撞法規(guī)中還包括100%正面碰撞、40%正面偏置碰撞、側面碰撞、追尾碰撞等等不同的典型工況,單個工況是無法覆蓋實際交通環(huán)境中所發(fā)生的所有碰撞事故。中保研的“正面25%小偏置碰撞”是參考了美國IIHS協(xié)會(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xié)會)的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車輛正面碰撞時,如果碰撞接觸面積小于33%車寬的話,作為主要吸能部件的縱梁未產(chǎn)生壓潰變形,碰撞力會直接傳遞至乘員艙,引起較大的入侵量,使得車內駕乘人員的生存空間無法得到保證,以至于造成重大的傷亡。為此,IIHS發(fā)布了正面25%小偏置碰撞的測試法規(guī)。
而這以法規(guī)讓主機廠家重視起了這個“忽略之處”,此后25%工況和100%、40%等工況一同納入了車輛結構安全設計的考量范圍。所以,中保研的“正面25%小偏置碰撞”是對現(xiàn)有典型碰撞工況的一種補充,它讓消費者更加全面了解一輛車的安全性,但不能代表整體的安全性。
Q3:那么,消費者到底該如何正確解讀汽車碰撞測試結果,并以此為參照,買到更適合自己的車輛?
A3:這個問題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一是碰撞測試的成績,成績又要從三個維度去解讀。首先,我們要看測試后的車身結構耐撞性,輪胎、發(fā)動機等零部件對乘員艙的入侵量自然是越小越好,以保證車內乘客的生存空間。第二維度是約束系統(tǒng),當車輛發(fā)生碰撞后很容易發(fā)生不規(guī)則的旋轉、翻滾,約束系統(tǒng)必須要快速生效,并且覆蓋范圍必須足夠廣,以減輕車內乘客在碰撞過程中受到傷害。
第三維度是假人的傷害值,測試中的頭頸部、腿部、胸腹部等部位的損傷情況是直接反映一輛車的安全性的評價指標。其次,再根據(jù)不同機構的不同工況的測試成績,綜合起來看整體的情況。除了中保研C-IASI的正面25%工況以外,C-NACP的正面100%、正面40%等典型工況也很有參考價值。只有在多種工況下的多個維度表現(xiàn)都十分不錯,才能更完整說明一款車的安全性。
二是從安全設計的角度來看,一款車的安全性是在不斷進步和升級的。在車輛的整個研發(fā)過程中,一款車要按照國標的要求進行50-100次碰撞試驗,其中包括了正面100%、正面40%、側面、追尾碰撞等,必定要通過國家碰撞強制法規(guī)和3C認證法規(guī)。所以,只要是上市的車輛,哪怕是前幾代的老車型,也是有安全保障的。
我們國家對上市兩年內的新車還會在第三方測試機構進行C-NACP和C-IASI等更加復雜工況的碰撞測試,促進車企通過實測結果進一步地改進設計、優(yōu)化工藝、確保質量穩(wěn)定性。我們通過事故調查發(fā)現(xiàn),上市兩年后的改款車型普遍要比剛上市的新車在安全性方面表現(xiàn)更好。所以,汽車安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不斷改善優(yōu)化的過程。
三是從安全設計理念的角度來看,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是同等的重要的。當行駛時速超過80KMH的時候,就不是單一的被動安全技術能夠保障安全的了,即便再多的氣囊也不能保證不發(fā)生交通事故,也不能保證在事故中乘客不受傷害。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避免碰撞”,高于80KMH的行駛車速時,主要是要依靠主動安全技術來保障的。而剛才講所有測試法規(guī)中大部分都是針對被動安全性的,消費者在購車時也應該把主動安全考量進去。
Q4:相信您也關注到了上汽大眾帕薩特這次的重測,您對重測這個動作,此如何評價?
A4:這次重測證明了這一代帕薩特整體安全性有了明顯的提高,態(tài)度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說明上汽大眾十分重視消費者聲音,敢于面對現(xiàn)實,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采訪手記:
安全性可以說一輛車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所以消費者應該更全面、更理性去看待它。不僅要看不同工況下的被動安全成績,也需要重視起主動安全的作用。測試結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輛車的安全性,但消費者不能單看某項成績一概而論,需要通過C-NACP、C-IASI兩家機構的測試成績,從正面25%、40%、100%、側碰、追尾、側翻、行人保護、主動安全配置等多個項目綜合看整體水平。只有這樣,碰撞成績才有了現(xiàn)實意義,才能幫助消費者購車和主機廠家不斷改進安全性。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