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日產/克萊斯勒結姻緣 解密紅旗品牌
在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心目中,紅旗轎車飽含著根深蒂固的高貴情結。它曾是我國周年慶典時國家領導人檢閱海陸空三軍的檢閱車;它更是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楊尚昆、江澤民等國家領導人接見外賓時的專用貴賓車輛;它被視為中國政府給予外國來訪者的最高禮遇,它就是象征中國國家榮譽的紅旗汽車。
在中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歷程中,紅旗轎車的地位舉足輕重,它是中國第一代汽車人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建的第一輛自主品牌的高端轎車,是中國轎車工業(yè)的開端,也是目前中國自主品牌轎車中的頂級車型。伴隨著中國經濟走向國際化、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的巨大進步,紅旗轎車已經遠不是單純經濟意義上的交通工具。就一定意義上來說,紅旗是世界看待中國的一個窗口,它的振興代表著中華民族的一份榮耀。
1956年4月,黨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討論《論十大關系》時,毛澤東主席說:“哪一天開會的時候,能坐上自己生產的轎車就好了!”在那政治氣氛很濃的年代,毛澤東主席一句話能激起人民群眾百倍的熱情和干勁。而象征中國國家榮譽的紅旗牌汽車,也就在此時萌芽。今天,網(wǎng)上車市將帶您走進塵封的往事,探秘紅旗汽車背后的故事。
1957年一汽設計處根據(jù)中央一機部(國務院第一機械工業(yè)部)的計劃,開始設計自己的小轎車。一汽派當時任設計處處長的史汝楫去北京搜集有關開發(fā)國產轎車的資料和圖紙。史汝楫在眾多的外國轎車中,初步選中了一輛法國的"Simca Vedette (西姆卡·維迪娣)”,這是一種中檔普通轎車,外型線條簡潔明快,整體布局合理,性能優(yōu)良可靠,成本造價經濟適中,基本適合我國當時的條件和國情。
1958年5月12日,國產第一輛小轎車試制成功。第一輛國產小轎車名字并不叫“紅旗”,叫“東風”,是紅旗轎車的前身,車型編號為CA71。
動力系統(tǒng)上根據(jù)梅賽德斯-奔馳190的發(fā)動機,一汽匹配了自己設計的3擋變速箱。最高速度可以達到128公里/小時。這款車的車標為一條騰越的龍,它是呂彥斌設計(原一汽設計科科長)。車內沙發(fā)面料為真絲東風錦、雙鳳錦和云幕錦,頂壁為素色的典雅華麗的天鵝絨,地板上鋪的是民族圖案的羊毛地毯。儀表盤采用光亮如鏡的福州漆器,用象牙淺浮雕做旋鈕開關。用北京景泰蘭和琺瑯做煙具和把手。用金漆螺鑲嵌作車頂框。車頭“東風”二字取自毛主席題寫的“東風壓倒西風”, 車頭“東風”二字是孟少農副廠長親自從蘇東坡字帖上摘選的。
在紅旗車的儀表上有天安門的標志,四周全用實木裝飾,并配有石英種,古典而不失豪華。前排設計了冷、暖風出風口,在前排座椅后面設計有隔墻,后排空間十分的寬大,并配有兩個可折疊的警衛(wèi)員座椅。
最初的東風是拼音,但怕被人誤會為外國車。當時在一汽工作的年輕大學生李嵐清(后來的國務院副總理)在北京連夜趕到燈市口找修配廠的老師傅鑿出“東風”兩字貼到車上。第二天,東風車被送到八大二次會議現(xiàn)場。 1958年5月21日下午,毛澤東和當時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林伯渠來到懷仁堂后花園觀看東風轎車。毛澤東乘后說:“坐上我們己制造的小汽車了!這里的“東風”與二汽的東風為不同的兩個概念。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