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高端路線 大眾新POLO 品質全面縮水

12月18日,備受注目的上海大眾全新第五代車型POLO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2個排量7款車型,售價區(qū)間為8.59-12.39萬元。說到大眾POLO,絕大多數(shù)人會想到“精品小車”這個詞。作為國內市場上第一款與歐洲市場同步的小型車,國產第四代POLO在2002年上市之時,依靠一系列技術賣點,奠定了自己國產精品小車的地位。除了遠遠領先于同級別競爭對手的內在品質之外,POLO較高的售價和使用成本,也同樣被消費者所牢記。因為其較高的養(yǎng)車成本和較低的性價比很難被普通消費者所接受,POLO在當時還被不少人調侃成“二奶車”。

面對市場反饋而來的“叫好不叫座”,上海大眾拿起了“減配降價”這一“核武器”。剎車系統(tǒng)從四輪盤式縮水到前盤后鼓;發(fā)動機艙支桿從液壓改為手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從電控變?yōu)橐簤?,通過一系列的減配和自身國產化率的提升,如今的POLO在價格上甚至比本田飛度、鋒范還要親民。依靠之前積累的高端小車形象和如今的實惠價格,老款POLO的月銷量自去年以來銷量一直穩(wěn)定在萬輛之上。雖然有些近期購買POLO的車主不時發(fā)出品質縮水嚴重、維修保養(yǎng)成本過高等保養(yǎng)等方面的抱怨,但普通消費者在購車之前很難注意到。

減配嚴重的國產第四代POLO雖然市場表現(xiàn)不俗,但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讓國內消費者了解到第五代POLO已經(jīng)于2009年發(fā)布并上市的這一事實,逐漸富裕起來且更為挑剔的中國消費者當然不能容忍廠家拿一款淘汰車型互弄自己。在多撐了一年半以后,國產第四代POLO終于到了退市的時候,國產第五代POLO于12月18日正式上市。
要高品質還是要低價格,這是擺在上海大眾人面前的第一道選擇題?;叵?年前老款POLO叫好不叫座的境況,今天的決策者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低價格。對于廠家的這一選擇,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明智之舉。老款POLO高品質的印象尚未完全消失,高一級別的高爾夫6平價上市嚴重壓縮了新POLO的價格區(qū)間,在上述兩大客觀因素面前,新POLO若想保證足夠的單車利潤和銷量只能選擇品質全面縮水。

在盡可能降低成本的思路下,中國消費者見到了一部與歐洲版車型差異極大的新POLO。1.2TSI發(fā)動機加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的動力組合,被來自老款車型的1.6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加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所取代;被很多消費者質疑的前盤后鼓式制動系統(tǒng)替代了歐洲版車型的前通風盤/后盤式制動;至于歐版車型標配的ESP系統(tǒng),它更是不可能與中國消費者見面。除了上述關乎安全性、動力性的明顯減配之外,新POLO還在不少細節(jié)之處縮水,以求達到最佳成本控制。近日有網(wǎng)友報料稱“老款POLO采用的后防撞鋼梁在新POLO上已經(jīng)被塑料泡沫所取代”,不知道這一說法是否屬實。
因為并未導入7速DSG變速箱,讓油耗偏高依然是新POLO的軟肋。來自工信部的油耗數(shù)據(jù)顯示,老款POLO勁情1.4L自動車型的百公里綜合工況油耗為7.5L,高于嘉年華1.5L自動車型的6.7L。在油價不斷上漲的今天,費油很可能讓消費者放棄POLO。
品質大幅度縮水的大眾新POLO售價區(qū)間為8.59-12.39萬元,因為在動力系統(tǒng)、安全配置、車內空間等方面相比老款車型沒有明顯的升級,讓新POLO在品質方面與老款車型并未拉開檔次。雖然它在配置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座椅加熱、行車電腦等配置,并不足以提升新POLO身價,更何況這些配置同樣出現(xiàn)在斯柯達晶銳身上。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斯柯達晶銳和福特嘉年華是新POLO的最直接競爭對手。來自的市場價格信息來看,晶銳1.4L車型的售價只要7萬元左右,嘉年華1.5L車型也不超過8萬元。相比這兩款車型,新POLO最低售價為8.59萬元,雖然它在口碑和品牌號召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在并不會成為它賣高價的理由。至于其高端的1.6L車型,因為有實惠的高爾夫(起步價格11.88萬元)存在,讓它很難對銷量產生太大的貢獻。
在擁有斯柯達晶銳的情況下新POLO依然選擇走低端路線,這讓筆者感到有些意外。來自同一企業(yè)的兩款車型在同一細分市場自相殘殺,上海大眾在新車投放上讓人感覺有些混亂。若果您不是過份迷信大眾品牌,那不妨直接來個晶銳或嘉年華,因為這兩款車在價格上更實惠,性價比更高。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