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BJ40孤身穿越“N39”,還破了扛旗世界紀錄!
普通人的十一假期通常是被吃喝刷劇走親訪友支配的7天。但在 “塔漠王”董長凱這里,7天時間正好可以創(chuàng)造一項新的世界紀錄。2021年10月10日,他駕駛北京越野BJ40環(huán)塔冠軍版,以7天5小時的成績,成功完成單人單車無救援穿越N39的挑戰(zhàn)。除了佩服這份膽量,我們也更想知道,這個眾人避之不及的生命禁區(qū)是什么樣子?究竟怎樣才能全身而退?
在“死亡之海”跑“死亡直線”
說到這次挑戰(zhàn),我們先了解一下挑戰(zhàn)的路線N39。所謂的N39其實就是一條沿北緯39°,東西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迂回距離超過1000公里的一條路線,是中國最難最長的沙漠越野。塔克拉瑪干沙漠一直有“死亡之海”的稱號,因此這條橫穿的線路也一度被大家稱為“死亡直線”。
要完成這段穿越挑戰(zhàn),首先要面對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qū)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這里年平均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時只有4、5毫米,而平均蒸發(fā)量卻高達3400毫米。夏季炎熱,地表氣溫能達到驚人的70℃,冬季則能降到零下20℃。晝夜溫差大,還要面對隨時出現(xiàn)的強烈風沙和變幻多樣的沙漠形態(tài)。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最考驗人和車在極限情況下的耐久能力。
其次,穿越用時與全程偏距這兩項硬指標,也將穿越者挑戰(zhàn)的難度又拉上了一個量級。來看組數(shù)據,此前穿越N39的世界紀錄誕生在2020年3月11日,全程用時11天10小時32分鐘20秒,全程偏距在0.17°以內。而本次董長凱所創(chuàng)造的7天5小時的紀錄,硬生生的將原紀錄縮短了大約4天5小時。全程偏距控制在0.073°以內,比之前的世界紀錄縮短了將近60%,這就要求全程都要把經緯度偏離距控制在三公里之內。對于這種極端環(huán)境下的穿越挑戰(zhàn)來說,更小的偏距就意味難度的加大。當穿越者面對極端路況時,通過繞路行駛更大的偏距或許能找到一條更安全的路線,但這意味著要花更多的時間。要想以用時最少且近乎直線的方式完成穿越,在線路上所做的選擇勢必就會更少。如果不想退出,就只能 “楞闖”出一條路。
除此之外,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qū)的路況才是真正的“恐怖所在”。沙漠穿越的日常,沒有鋪裝公路,沒有指路標識,甚至沒有信號。而穿越者要面對的就是避免迷路,以及應付像家常便飯一樣的流沙和雞窩坑。在越野圈里,雞窩坑是眾多專業(yè)車手都頭疼的路況。2018年達喀爾拉力賽,有著“路霸”之稱的著名車手勒布,就是因為車掉進了雞窩坑而遺憾退賽。這種坑四周是坡,中間沒有緩沖平坦的地方,一旦陷入其中,越用蠻力就會越陷越深。既浪費時間精力,也會對車造成不可避免的損耗。所以沙漠穿越,很大一定程度上是一場被困與脫困交替進行的“修行”。換個角度想,即使是全程1000公里的高速路段,也可能因為小坑洼或者車況等因素,造成爆胎等不可估量的嚴重后果。更何況是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這種突發(fā)狀況頻發(fā)的“地獄”里做穿越了。
在這些可見的惡劣條件面前,董長凱則又選擇了一個更加硬核的方式:單人單車無救援。以往我們看的極限評測項目,都是團隊作業(yè)的結果,背后有著完備的保障體系,并且所謂的極限也都是放在可控條件下做一些性能測試。少數(shù)的極限測評會把車拉到野外,但總體依舊是有保障且可控的。而這次董長凱駕駛北京越野全新BJ40環(huán)塔冠軍版則是在“地獄級”的路況下,單人單車無救援的去“搶時間”完成穿越。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有來者的”。
“大神玩家”的“硬核準備”
在越野圈里,年近花甲的董長凱可以稱的上是“大神級”玩家。作為最早玩塔漠越野的一批玩家,他此前已經在七年間完成了九次穿越塔漠。塔漠對于他來說,并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但在環(huán)境變化難以琢磨的沙漠里,只靠以往的經驗還遠遠不夠。越野如戰(zhàn)場,只有在戰(zhàn)前無限的接近實戰(zhàn),才能在實戰(zhàn)中獲得更多的機會面。為了保證穿越的順利進行,董長凱帶著名為“暴風1號”的北京越野BJ40環(huán)塔冠軍版,提前一個月就來到塔克拉瑪干沙漠進行測試。在這里,專挑最陡最深的沙窩進行攻克,并且不惜故意陷車來考驗脫困能力。這樣的經驗,讓他在正式穿越開始后所遇到的三次沙塵暴中全身而退,并且陷車、入坑、擔車此前都有過相關預演,整個過程有驚但無險。有時候,專業(yè)和業(yè)余的區(qū)別就在于,專業(yè)人士往往會花更多的精力去做功課,并且從來不自負。
它,是 “中國越野最強素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董長凱此次能夠再次創(chuàng)造紀錄,以更短的時間征服N39,除了依靠他個人多年的越野經驗外,車更是關鍵。
董長凱這次選擇的是北京越野BJ40環(huán)塔冠軍版。2.0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165kW,峰值扭矩為380N•m,傳動系統(tǒng)匹配8AT變速箱,并且提供分時四驅功能。從賬面參數(shù)上來看,這款車在性能端的底氣是足的。
沙漠穿越的難點在于,路況復雜極端且難以預判??赡軇倓倧牧魃忱锩摾В陀龅搅穗u窩坑,好不容易沖出雞窩坑轉眼就來到了一個“斷頭臺”式的沙丘,總有不同的“驚喜”在前面。此時,前視影像系統(tǒng)、220mm的離地間隙、37°接近角、60%最大爬坡度、AT胎和非承載式車身,以及素車自帶的防滾架就成了全身而退的關鍵。結合動力性能,與配備了前后電控差速鎖加分時電控四驅的“三把鎖”,使得挑戰(zhàn)者能夠有足夠的底氣完成脫困。
在性能之外,沙漠穿越也考驗著車的可靠性。這也是真正想在越野上花錢的用戶,最為關心的問題。在這方面,北京越野BJ40系列借助品牌自身的條件,完全和軍車共線生產,采用更加嚴苛的軍標生產。提升軍車耐久性的幾十項技術都被直接應用在BJ40,而這些正是保證BJ40有著同級最佳越野可靠性的關鍵。如果說實戰(zhàn)是產品力的背書,那么“軍標”就是產品力的底氣。
綜合來看北京越野BJ40環(huán)塔冠軍版的性能和可靠性絕對達到了國產越野車中天花板的級別。而事實也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一路上這臺車幾乎是零故障,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加之其強悍的越野性能,共同助力董長凱闖過危機四伏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成功穿越N39,創(chuàng)造新的世界紀錄。
極限的意義,不止極限
現(xiàn)在特別流行復盤。那我們不妨站在媒體的角度,去復盤這一次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穿越挑戰(zhàn)。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就是,極限的意義,不止物理上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這一面。
對于北京越野BJ40來說,單人單車無救援的穿越,是一種比極限更極限的極限測評。排除了所有團隊化的運作與保障,脫離實驗環(huán)境,直接拉到生命禁區(qū)來一次99.9%的人都不敢嘗試的穿越。這個過程中,挑戰(zhàn)者本身的閱歷與經驗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他所倚仗的那臺車是真的夠硬。四驅、動力、耐久性、抗造性、電子元件穩(wěn)定性,都經受住了最極限的環(huán)境考驗。無論競品的營銷打的多么天花亂墜,實戰(zhàn)永遠是最過硬的背書。
而對于消費者看來,純素車狀態(tài)在極限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也直接回答了他們對于車的疑問。沙漠極限的環(huán)境,能夠最大程度的驗證一臺越野車的“耐造程度”。越野是個崇尚純粹的硬核圈子,消費者更多關注的是能不能打。實戰(zhàn)的環(huán)境越極端,消費者就越叫好。
盡管依舊屬于小眾,但越野文化這兩年開始在國內流行起來確是一個現(xiàn)實。圈層在逐步擴大,營銷方式也要更加考慮到初階用戶的接受度。在他們眼里,“幾把鎖”或許還是只是一個聽起來很厲害的詞匯,單純的輸出理論并不能更好的理解,只有以一種足夠極限的方式,才能讓他們建立一個清晰具體的認識。而這也就給了越野品牌做事件營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從營銷角度來看,北汽越野BJ40橫穿沙漠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到位的事件營銷。在生命禁區(qū)單人單車無救援的穿越,是一個超過常規(guī)越野認知的極限情景。“極限”帶來的不光是對車的驗證,也是一個難以復制但極易傳播的營銷觸發(fā)點。難以復制在于,競品想要做到同等效果的營銷就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極易傳播在于,消費者本身就喜歡這種挑戰(zhàn)極限的事件,而品牌本家也能借此產出更多的內容物料。
總結:
7天5小時,董長凱與BJ40一起打破了單人單車N39穿越最短用時的世界紀錄,這不僅是董長凱個人越野探險的成績突破,也很好的展現(xiàn)了北京越野BJ40環(huán)塔冠軍版性能和可靠性的核心優(yōu)勢,同時這更是北京越野BJ40環(huán)塔冠軍版代表中國越野所取得的又一項殊榮。
最熱評論
全部評論
